660亿倍太阳质量,宇宙中最大的黑洞,究竟有多可怕?
2025-02-18 07:11:52阅读量:9 字体:大 中 小
黑洞是相对论最著名的预测之一,它由爱因斯坦和史瓦西在理论上提出和证明,后又经霍金等人进一步完善,2019年第一张黑洞照片问世后,“黑洞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彻底成了科学界的共识。
和同样遍布全宇宙但体积大小各异的恒星一样,黑洞的质量和大小也是有区别的,理论上最小的黑洞能达到量子级别,但天文学家见的最多的还是由恒星坍塌而来的黑洞,也就是所谓的恒星级黑洞,虽然它们的质量只有的太阳的几十倍,但如果恒星级黑洞周围还存在其他大质量恒星的话,它就会越吃越胖,最后变成一个100到10万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
天文观测结果显示,除了恒星级黑洞外,在每个星系的中心区域还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比如银河系的中心430万倍太阳质量的人马座A*,以及2019年拍摄的, 位于5500万光年之外,680万倍太阳质量的M87星系中心黑洞,正是这些超大质量黑洞用自身的引力,维持着所在星系数千亿颗恒星的稳定,才保证宇宙中的星系不会分崩离析。
然而目前人类发现的,宇宙中质量的最大的黑洞,却并不位于星系中心,而是位于类星体TON618的中心,和拥有数千亿颗恒星的星系不同,通常位于数百亿光年外的类星体们,一般被认为是星系的“前身”,也是说随着核心附近“燃料”逐渐耗尽,类星体将会演化成普通的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
具体到TON618来看,它距离地球104亿光年,质量达到了太阳的660亿倍,模仿以前“把某颗恒星与太阳调换,太阳系将会如何如何”的类比,视界半径达到1920亿千米,是太阳半径2.76万倍的TON 618如果和太阳互换位置,那么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都将位于黑洞内部,再到TON 618的吸积盘范围的话,半径一光年的太阳系都有可能被这一个黑洞“填满“。
得益于第一张黑洞照片的问世,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黑洞是一个连光都无法逃逸的强引力场,不过这么说其实并不太准确,因为真正完全不可见的黑洞,只是整个黑洞系统的一部分,剩下的吸积盘和黑洞喷流,则是宇宙中亮度最强的物体之一,比如TON 618的吸积盘光度就是太阳的140万亿倍,所以天文学家才能隔着104亿光年,从地球上看到他,准确来说是看到104亿年前的它。
在霍金提出他的”黑洞蒸发“理论之前,科学界认为黑洞是会永远存在于宇宙中的天体,因为它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连光子都无法带着能量逃出黑洞,所以黑洞是不可能发生能量亏损的,但量子力学认为在微观层面,一直存在着无休止的量子涨落,黑洞周围也不例外。
所以霍金结合微观量子力学和宏观的广义相对论后发现,黑洞视界边缘的量子涨落,会不断带走黑洞的质量也就是能量,如果某个黑洞没有吸积盘或者已经没有物质可供吞噬,从外界看来黑洞就会因为量子涨落而向外辐射能量,久而久之黑洞的质量和体积就会下降,并最终在宇宙中消失不见。
不过这种被称为霍金辐射的能量释放过程,还和黑洞的质量有很大关系,质量越小的黑洞霍金辐射越强,寿命越短,这也是为什么物理学家不怕对撞机生成黑洞的原因,而宇宙中的天然黑洞,尤其是超大质量黑洞,霍金辐射对它们来说是很弱的,在宇宙未来继续存在的日子里,它们都不会因为霍金辐射而消失。
其实从宇宙层面来看,太阳系和黑洞是不太可能发生故事的,因为距离最近的HR 6819黑洞都在1000光年之外,虽然有天文学家认为,随着太阳系未来继续绕银河系中心公转,有可能碰到银河系内的流浪黑洞,但宇宙天体之间的距离都很漫长,且黑洞只会威胁到视界之内的天体,所以就算黑洞路过太阳系,只要它不从太阳身边经过就没事。
免责声明:
本文《660亿倍太阳质量,宇宙中最大的黑洞,究竟有多可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贵州省十大文化遗产:布依族盘歌独具特色(文琴戏上榜)
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居住有不少少数民族,其中黔东南州更是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整个贵州有着不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接下来彩霞奇闻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贵州省十大文化遗产1、梭戛长角...
阅读: 677
日本名古屋人口总数2022:日本城市人口排名第4
日本名古屋人口总数2022面积:-出生率:-人口总数死亡率:-男性人口:-2,191,279人女性人口:-男女比例:-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支配收入:-查看日本人口数量名古屋人口世界排名名古屋人口数据年...
阅读: 621
星越L的电动后备箱怎么样 使用效果很不错(人性化的功能)
星越L是一款国产车型,这款车辆的生产厂商是吉利汽车,车辆的级别定位是紧凑型suv。机动车辆的配置越丰富,能够带来的,后期使用效果越好,这一点在使用的时候,是一定要注意的,电脑后备箱,目前是大多数车型都...
阅读: 166
瑞虎8 PRO的发动机匹配的变速箱 匹配的是7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平顺)
瑞虎8 PRO是一款中型SUV,车辆的生产厂商为奇瑞汽车,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对车辆使用非常重要,发动机配合变速箱,提供了车辆的动力来源和动力传输。那么,瑞虎8 PRO的发动机匹配的变...
阅读: 2212
观致3都市SUV怎么样 外观时尚内饰简约安全性能还不错
观致3都市SUV怎么样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评测一下这款车,这款车还是非常不错的,各方面都非常符合现在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这款车的价格不是很贵,其报价在12.59-15.19万元,但是这款车究竟怎么样呢...
阅读: 1921
身上那个痣代表感情运不佳(眼尾痣)
在相学中,人体上的痣被视为一种瑕疵,而不同位置的痣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意义。其中,眼尾痣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部位,据说代表着人的婚姻感情运势。一、眼尾痣眼睛的尾部被称为夫妻宫”,它象征着...
阅读: 2168
薄情的人有什么面相特征(断眉)
断眉、三角眼、双颧高凸露骨等。在中国传统相学中,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感情状况。这些面相特征被认为是薄情的人。断眉如果一个人的眉毛中间出现中断,这可能意味着他内心孤冷,行事绝情。这类人...
阅读: 2826
女强人面相特点是什么(额头凸显)
在相学中,人的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出其个性、命运和性格特点。女强人面相的特点包括额头凸显、驼峰高鼻、颧骨高耸、腮骨横张和下巴俏撅。这些特征不仅仅反映了她们的外在形象,更体现了她们的个性、性格和命运特点。...
阅读: 333
五种靠不住的男人面相特征有哪些(天庭低窄凹陷)
天庭低窄凹陷、牙齿过于前凸、没有腮骨、三白眼、颧骨高凸横长。在中国古代相学中,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运势。而男人的面相特征中,这些面相暗示着他们的个性和命运可能有一定的缺陷。天庭低窄凹...
阅读: 810
银行或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潮” 我们该注意什么
根据目前的报道以及相应的统计,发现存款利率下调正在进行中,在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之后会发现,在4月初山西河南等多地区中小银行都宣布了下调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从10个基本点至40个基本点不等。这一消息也引...
阅读: 2864
热门文章
1.十大聪明动物排名,大猩猩排第一,第四可以说话
- 1
- 十大聪明动物排名,大猩猩排第一,第四可以说话
- 2023-07-06
- 1
2.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老鼠,龙猫原型排第二,第九可以飞
- 2
- 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老鼠,龙猫原型排第二,第九可以飞
- 2023-07-06
- 2
3.十大著名恐龙,第二最凶猛,第三最聪明
- 3
- 十大著名恐龙,第二最凶猛,第三最聪明
- 2023-07-06
- 3
4.海洋十大危险动物排名,沙岩海葵上榜,第一毒性最强
- 4
- 海洋十大危险动物排名,沙岩海葵上榜,第一毒性最强
- 2023-07-06
- 4
5.十大最强恐龙排名,第一比霸王龙更厉害,西雅茨龙上榜
- 5
- 十大最强恐龙排名,第一比霸王龙更厉害,西雅茨龙上榜
- 2023-07-06
- 5
6.十大最护主的狗,中华田园犬上榜,第九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 6
- 十大最护主的狗,中华田园犬上榜,第九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 2023-07-06
- 6
7.十大食草性恐龙排名,腕龙上榜,第十战斗力最强
- 7
- 十大食草性恐龙排名,腕龙上榜,第十战斗力最强
- 2023-07-06
- 7
8.十大凶猛的鸟,金雕排第一,第五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 8
- 十大凶猛的鸟,金雕排第一,第五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 2023-07-06
- 8
9.动物界速度之王的十大排名,有袋动物仅排第十,第一时速破400
- 9
- 动物界速度之王的十大排名,有袋动物仅排第十,第一时速破400
- 2023-07-06
- 9
10.十大凶猛鲨鱼排名,虎鲨排第三,第二被称为噬人鲨
- 10
- 十大凶猛鲨鱼排名,虎鲨排第三,第二被称为噬人鲨
- 2023-07-06
- 10
最近更新
购买比特币:从入门到精通的全面指南
2025-04-18
比特币去哪里交易?2025年4月全球交易生态深度解析
2025-04-18
THETA币:下一代视频流媒体区块链的崛起之星
2025-04-18
比特币曲线图解码:2025 年价格轨迹背后的十大技术信号与市场动能
2025-04-18
INJ币:Injective Protocol生态中的核心驱动力与未来潜力
2025-04-18
比特币大涨:数字黄金的狂欢、泡沫与未来?(2025深度解析)
2025-04-18
比特币赚钱:数字时代的财富密码(2025深度攻略)
2025-04-18
怎么玩比特币?2025 年全维度实战指南
2025-04-18
MANA币:元宇宙的“数字地契”革命(2025深度解析)
2025-04-18
AXS币:区块链游戏的“经济引擎”深度拆解(2025)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