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奇闻异事>
  • 若吴三桂在犯了第一个战略错误上后能醒悟,恐怕最后已改朝换代了

若吴三桂在犯了第一个战略错误上后能醒悟,恐怕最后已改朝换代了

2025-02-18 09:20:21阅读量:16 字体:

◑ 前言

在康熙12年的时候,平西王吴三桂带领着四镇十营的文武百官在大殿上举起了叛旗,同时改变了国号为“周”,以康熙十三年为元年,自称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

吴三桂反清的行动虚张声势,为了鼓舞士气,他制定了官制并列举了各将军的名号,其中包括金吾前后左右四将军、左右两翼将军、左右两掖将军、铁骑前后左右四将军、骁骑前后左右将军,还有奋威、仁威、亲威、龙威、绥远、怀远、勇略等将军。同时,他还建立了六曹、中书省等机构,以便日后推行政务。

若吴三桂在犯了第一个战略错误上后能醒悟,恐怕最后已改朝换代了

吴三桂封授了文武群臣的官职,展现了他既年迈又威武的形象。他手下的将士以及驻扎在云南的士兵战斗力十分强大,即使面对八旗精锐的对抗,也丝毫不示弱。康熙皇帝在撤藩时已经有所准备,但仍然被吴三桂的行动所出乎意料,叛军从云南出发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占领了贵州。

康熙13年的112,吴三桂出发自贵阳,二十日便到达了镇远。接着在二月份他继续进军到湖南,在三月份,湖南全境都被吴军控制,他的大军继续南进,抵达了长江。从起兵反叛到占领湖南,吴三桂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进入四月份后,吴三桂将重兵驻扎在长江的南岸,展现出强势的姿态。可以说,一旦吴军跨越长江,清廷将难以挽回局势。然而,不幸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吴三桂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局。

◑ 用人不当

在吴三桂麾下的幕僚中,有一个类似于刘伯温的人物,名叫方光琛。他聪明才智过人,是吴三桂长期以来信赖的军事谋士。

吴三桂之所以起兵造反,内心其实是颇为纠结的。他原本希望清廷能像明代一样,让他世世代代驻守在云南。然而,康熙皇帝雄才大略,自然不会容许异姓藩王在自己的统治下独立存在。此外,吴三桂的长子和四个孙子一直被质押在北京,他的妻子和爱妾陈圆圆都极力反对他背离清廷。吴三桂最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与清廷为敌,主要受到了婿侄吴应麟、胡国柱、夏国相等人的怂恿。

这三个人与方光琛素来不合,再加上方光琛本人在生活方面有些不检点,因此受到了吴应麟等人的排挤。吴三桂起兵后,将方光琛留在后方担任巡抚,并不让他随军。吴三桂由此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谋士,而方光琛所言的很多观点后来都被事实所证实。


举个例子,方光琛曾预见到吴应麟的贪婪和无才。他曾劝告吴三桂不要将财政大权交给吴应麟。然而,吴三桂没有听取他的建议,反而让吴应麟掌管军粮器械,并在岳州驻军时下令备足三年军粮。吴应麟借此机会暗中贩卖军粮,暴利非凡。然而,当岳州城被清军围困时,却因为粮食短缺导致了战事的失败。更令人震惊的是,吴应麟还有意杀害吴世璠,企图篡夺吴家的家族地位。

 犹豫败北,战略失误

在吴三桂起兵后,他迅雷般地占领了云贵地区,掌控了川湖地带,形势一片大好。当时,清军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朝廷正忙于调集军队,来不及进行布防。这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时刻!吴三桂如果能渡过长江迅速北上,或是攻下九江切断南北通道,又或者占领关东、巴蜀等地,为将来的发展储备力量,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然而,吴三桂过于保守,对这些建议毫不采纳,几十万大军就这样停留在长江以南,原地不动。而时间却一天天过去,这给了清军创造有利局面的机会。

虽然吴三桂经验丰富,他并非目光短浅,问题关键在于他对起兵造反的信念犹豫不决。就在他发表反清檄文之后不久,他私底下又给康熙皇帝上了一份奏疏,与檄文的内容完全相悖,这表明他希望通过兵威来威胁朝廷,希望让自己世代驻守云南。正因为如此,吴三桂才不愿轻易与清军决战。他自顺治元年投降清廷,这么多年与清人共事,也深知八旗军队的强大之处。

吴三桂麾下的诸将一再催促他与清军展开决战,但是吴三桂却说,他经验丰富,知道八旗军队的骑射是无法阻挡的,而自己的军队擅长山地战斗,依山阻水还可以自我保护,但如果到了平原地带,绝对不是八旗铁骑的对手。所以,在吴三桂看来,只要能实现通过划江而治的目标,或者世代驻守云南,他就决不愿消耗自己的实力。


相比吴三桂的犹豫不决,康熙皇帝信心十足,坚决要除掉吴三桂。康熙十三年四月,康熙下令处死吴应熊,彻底切断了吴三桂的退路,迫使他不得不与清军决战。吴三桂原本的计划被彻底打破,他的爱子和幼孙成为牺牲品。更重要的是,此时清军已经做好了部署,各省军队也已集结完毕,正准备与吴军一决高下。直到那个时刻,吴三桂才悔不当初,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做出与清军决战的决定。

通过吴三桂起兵造反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现实情况。一方面,吴三桂的初衷是借助兵力来威胁清廷,达到分裂割据的政治目的,他并不想与朝廷完全决裂;另一方面,吴三桂低估了康熙皇帝的决心,拖延时间而不愿进攻,导致了战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如果吴三桂没有犯下这些错误,结局可能会完全不同,也许会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

推荐阅读

  • 生肖蛇不能和哪些属相结婚(鼠)

    生肖蛇不能和哪些属相结婚(鼠)

    属鼠、属马、属猴、属猪。生肖蛇在传统占星术中被认为与这些生肖结合时会引发纷争和磨难,甚至被称为四不合”的伴侣。1、属鼠:勾心斗角,难以和谐生肖蛇和属鼠的结合往往充满了勾心斗角和矛盾。蛇通常...

    阅读: 799

  •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马、生肖猴、生肖蛇、生肖羊。随着岁月的积淀,人们对晚年的时光更加珍惜。然而,在十二生肖中,这五个生肖被认为是越老越幸运、晚年福气满堂的代表。1. 生肖龙龙,被誉为"祥瑞宝典&qu...

    阅读: 419

  •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697

  •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504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323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700

  •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200

  •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近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养鸡、炒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在劳动时孩子们都很开心,有媒体人称这是辛者库幼儿园”,幼儿园来事反驳媒体人不要乱玩梗。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劳动的初衷是培养动手能力,让他们都...

    阅读: 737

  •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购买商品房用来放骨灰盒的现象,律师称,如果这样的情况影响周围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已构成违法。商品房购买是用来居住的,如果进行经营使用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如果骨灰房导致其他业...

    阅读: 2558

  •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4月4日,因救人失联17小时的众埠镇副镇长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被发现时右手高举。工作人员称副镇长一直以来都认真负责,工作亲力亲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现场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复杂,始终坚信的奇迹并没有发...

    阅读: 2318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