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奇闻异事>
  • 郑庄公是如何开启春秋乱世的?一箭射出一个时代,王权自此衰落

郑庄公是如何开启春秋乱世的?一箭射出一个时代,王权自此衰落

2025-02-18 19:18:34阅读量:13 字体:

自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周王朝的实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周天子的权威同样是日渐衰落。此时的天下,已经隐隐形成了一种政治“真空”的局面。

当时的主要诸侯国,几乎都忙于国内繁杂的事务,礼崩乐坏,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情形正在不断上演。

具体来说,最为强大的晋国正忙于内部权力的斗争,斗得是热火朝天;秦国正在和戎狄作生死较量;齐、鲁之间,战争不断,谁也奈何不了谁;此时的楚国,刚刚起步,还处于猥琐发展阶段,根本不敢当出头鸟,逐鹿中原。

至于其他的小国,宋、卫、陈、蔡等国,兵微将寡,实力弱小,问鼎中原这事,想都不要想了,能保住自身就很不错了。

因此,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无暇外顾之际,有一个国家却瞅准了机会,悄悄崛起,最终一鸣惊人,一跃成为当时的霸主。

这个悄然崛起的国家就是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争霸称雄,小小的郑国在春秋初年竟然率先崛起,成了诸侯所依附的对象。

郑庄公,春秋初年郑国的第三代君主。此人政治能力出众,政治手腕老辣,料事如神,在政治斗争中往往能抢占先机,未雨绸缪。

作为周王室的“卿士”,他对周王室的各种矛盾、大小事务可谓是了如指掌、谙熟于心。这使得他在与周王室较量中往往能够先发制人,当他看到周天子的权威没落已经成了定局之时,当机立断,第一个跳出来,利用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先后联合鲁国,讨伐宋国、侵占陈国、歼灭许国,为郑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郑庄公是如何开启春秋乱世的?一箭射出一个时代,王权自此衰落

攘外必先安内

郑庄公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在郑国内部,曾爆发过一次“克段于鄢”的政治斗争。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郑庄公出生时,他的母亲姜氏难产,在生他的时候吃尽了苦头。因为这事,他的母亲从小就很讨厌他。而姜氏宠爱的儿子,则是郑庄公的胞弟姬段。

在郑庄公登基之后,姜氏为了爱子姬段的利益,经常插手朝廷的政治。他原本要求郑庄公将军事要地制邑封给姬段,在遭到拒绝后,又逼迫庄公将姬段封到京城,立为京城大叔。

对于这个要求,庄公无奈地答应了。但是,当姬段进驻京城之后,丝毫没有把庄公放在眼里,而是在封地中大修城郭,图谋不轨。

大臣祭仲看到姬段的行为后,告诫庄公早做准备,防止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对于祭仲的告诫,庄公往往都是一笑了之,以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搪塞过去。事实上,面对姜氏与姬段的种种出格的行为,庄公往往都是看似漫不在意、毫不关心。但在私下,他却关注着姬段的一举一动,时机还未成熟之时,他绝对不会轻易动手。

所以,当姬段看到自己的兄长对他的种种越界的行为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之时,更加变本加厉、得寸进尺。这时,所有的大臣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劝庄公早点动手,以免生出变故、祸起萧墙。可对于大臣们的劝诫,此时的郑庄公还是不为所动、一再忍受,以一句“不理不昵,厚将崩”为由,打发了众臣。

此事之后,面对庄公的一再隐忍克制、妥协退让,他的母亲姜氏和胞弟姬段却认为他软弱可欺,于是步步紧逼,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发动叛乱,夺取政权。

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姬段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终于对他的兄长庄公动手了,他积累粮草,囤积兵器,训练军队,以其母姜氏为内应,准备偷袭郑国国都。

到了这一步,郑庄公终于不再忍了,因为他要等的机会已经来临。面对姬段的叛乱,他当机立断,命令公子吕率200辆战车讨伐姬段。在郑军强大的攻势下,姬段不战自溃,被迫出逃到鄢。

随后,郑庄公亲率大军征伐鄢邑。姬段见鄢邑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随即出逃郑国,逃到了卫国的共邑。至此,郑庄公彻底清除了内部的分裂势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将来称霸列国扫除了后顾之忧。


随着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与周王室的矛盾也在日渐加深。

周平王在位时,为了削弱郑庄公的权力,他打算任命林父为卿士,但这件事却传到了郑庄公的耳朵里,庄公对此很是不满,于是找到周天子要说法去了。

周平王在这件事上本就理亏,所以对于庄公的质问,直接来了个死不承认。最后,为了公平起见,双方发生了一场“互换人质”事件。

周王室以王子狐在郑国为人质,郑国则以太子忽在周王室为人质。人质互换完毕之后,周、郑的矛盾暂时平息了下来。但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等这场风暴发生时,天地为之变色,一个新的时代也由此开启。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其孙姬林即位,是为周桓王。在周桓王即位之前,在郑国充当人质的王子狐已经一命呜呼了,而王子狐又是周桓王的父亲。所以,周桓王一继位,就将其父的死归咎于郑国,从而对郑庄公深恶痛绝。

所以,自周桓王即位伊始,为了给其父报仇,便瞅准机会处处打击报复、羞辱郑庄公。郑庄公也是有尊严的人,被一个毛头小子如此欺辱,他哪能忍得了,自然要想办法予以回击。于是,双方的关系再次冷淡恶化。

随后不久,为了进一步打击郑庄公,周桓王采取其祖父的做法,任命虢公担任右卿士,与郑庄公担任的左卿士分庭抗礼。对于周桓王的做法,庄公立马予以回击,他派人收割了周王室周围的麦子。如此以来,周、郑之间的关系便更加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尽管如此,郑庄公作为长辈,并没有打算一直逼迫周桓王。面对双方不断恶化的矛盾,庄公主动低头,于公元前717年主动前往洛阳朝拜周桓王,希望能缓解一下双方长期对立的矛盾。但年轻气盛的周桓王,面对庄公的主动示好,根本不买账,直接闭门不见,这让庄公很是没有面子。

但更绝的还在最后。公元前715年,周桓王正式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让他与身为左卿士的庄公分庭抗礼。并于公元前712年强行夺取了郑庄公的四座城池。如此轮番逼迫,这让庄公很是不满,但他还是克制住了,他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他在等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


繻葛之战:桓王箭上肩

公元前707年,面对庄公的一再忍让,周桓王变本加厉,下令剥夺郑庄公的左卿士职位。这个举动,把庄公终于给惹怒了,他不再忍了,直接向周桓王摊牌了,以后再也不去朝拜你了。

面对郑庄公的无礼,周桓王认为必须教训一下这种以下犯上的行为。遂于这年秋天,亲率周、陈、蔡、卫联军讨伐郑国。面对周桓王的一再挑衅,郑庄公也亲率士兵迎战,双方在繻葛一带摆开战场,准备进行决战。

战斗开始后,郑军在庄公的指挥下,旗动而鼓,击鼓而进,以泰山压顶之势攻击周室联军。由于郑军作战勇猛,且步步为营,没过多久,周室联军便败下阵来,被打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周桓王本人在撤退的过程中,被郑将祝聃一箭射中了肩膀。

至此,周桓王败得一塌糊涂,输得心服口服,下令大部队后撤,保住部分力量。这便是“桓王箭上肩”的来历。

繻葛之战结束后,周天子威信扫地、颜面无光,自桓王以后,再也没有一位天子敢于和争雄称霸的诸侯较量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郑庄公与周王室的较量,开启了一个时代。

推荐阅读

  • 国际空间站电池掉下来砸穿房屋 为什么国际空间站电池会掉落

    国际空间站电池掉下来砸穿房屋 为什么国际空间站电池会掉落

    根据目前所得到的消息,在4月5日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国际空间站电池坠落损坏房屋的话题,这个话题引发了众多人的关注。根据相关的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居民透露,在3月8日的时候有一个金属圆柱体突然穿透了他...

    阅读: 1946

  • 属牛人出生在什么时辰好(子时)

    属牛人出生在什么时辰好(子时)

    属牛人的命运受到出生时辰的影响,根据中国传统占星术,有三个特定时辰的属牛人会享有一生衣食无忧、福禄双全的好运。这三个时辰分别是子时(23:00-01:00)、午时(11:00-13:00)和酉时(17...

    阅读: 853

  • 牛不能和什么属相结婚(鼠)

    牛不能和什么属相结婚(鼠)

    属鼠、属羊、属马、属猴。生肖牛,代表着坚韧、踏实和稳定,他们通常以情感深沉和负责任而著称。然而,并非所有属相都与牛相得益彰,这些属相可能会与牛产生不和谐的关系,不宜成为夫妻。1、属鼠牛和鼠的组合可能会...

    阅读: 2261

  • 生肖鼠不能和哪些属相做夫妻(马)

    生肖鼠不能和哪些属相做夫妻(马)

    生肖马、生肖羊、生肖猴。生肖鼠作为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位,代表着机智、聪明和勤劳。然而,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说法,生肖鼠的人与这些属相不宜成婚,因为他们在命运上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一、生肖鼠的...

    阅读: 809

  • 生肖蛇不能和哪些属相结婚(鼠)

    生肖蛇不能和哪些属相结婚(鼠)

    属鼠、属马、属猴、属猪。生肖蛇在传统占星术中被认为与这些生肖结合时会引发纷争和磨难,甚至被称为四不合”的伴侣。1、属鼠:勾心斗角,难以和谐生肖蛇和属鼠的结合往往充满了勾心斗角和矛盾。蛇通常...

    阅读: 798

  •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马、生肖猴、生肖蛇、生肖羊。随着岁月的积淀,人们对晚年的时光更加珍惜。然而,在十二生肖中,这五个生肖被认为是越老越幸运、晚年福气满堂的代表。1. 生肖龙龙,被誉为"祥瑞宝典&qu...

    阅读: 419

  •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697

  •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504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323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7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