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的主人不是嬴政?考古专家:真正的主人是这个女人!
2025-02-18 19:46:31阅读量:5 字体:大 中 小
外国学者是承认秦始皇兵马俑的!并且对于秦始皇这个人,与国内普遍认为的秦始皇残暴、实施苛政不同,外国人对于秦始皇还有点小崇拜。
为什么国内反而有人怀疑秦始皇兵马俑的主人不是嬴政,而是秦宣太后?
其实,质疑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的声音早就有,但是是极个别的。最出名的就是江苏的考古专家陈景元,因为与主流的观点不同,很多同行觉得陈老师是哗众取宠,所以,这位专家被骂得很惨。
反对的声音早就存在,只是近年因为孙俪主演的《芈月传》,《大秦帝国》里宁静饰演的秦宣太后大火,于是,又有人开始炒热点了,蹭热度了。
先简单说说秦宣太后是谁?
秦宣太后就是芈八子,芈月这个名字是电视剧杜撰的。芈八子原本是楚国人,后来做了秦惠文王之妾,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但是秦武王继位不久就在洛阳举鼎,被砸死了,死的时候没有儿子。于是,原本在燕国当质子的秦昭襄王(与秦武王是兄弟)回国争夺王位,成功了。于是芈八子也成了秦宣太后。
秦昭襄王是个明君,也颇有才干,但是自秦昭襄王即位后,以宣太后为中心,形成了穰侯、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等宗亲贵室势力,他们专权专利,其私家富有甚至超过了王室。秦宣太后把持朝政多年,秦昭襄王碍于她是自己的母亲,也无可奈何。直到范雎的出现。范雎对秦昭襄王说:
“臣居山东时,闻齐只有孟尝君,不闻有齐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秦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闻善治国者,乃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
范雎提醒秦昭襄王:内政不稳,何以安天下?现在天下只知道你妈、你舅舅,但是却不知道你这个秦王。
于是,秦昭襄王下定决心夺回权力。他废了宣太后,罢免了穰侯魏冉的相位,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
质疑1:
正是因为秦宣太后曾经垂帘听政,很有权势。所以,就有人认为,她也是有能力修建兵马俑这样规模的陵墓的。去世之时,被葬在【雍州新丰南十四里】的地方,与位于【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的骊山二者相距仅仅二里。而发掘兵马俑的1号、2号、3号坑恰好与秦始皇陵封土堆也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很有很可能兵马俑是属于宣太后的,而大封土堆是秦始皇陵。
质疑2:
部分兵马俑梳着【单边歪髻】,也就是【偏髻】,这是楚人常见的发型,而宣太后正是来自楚国的。
质疑3:
秦国从很早开始就尚黑,兵马俑原本却是五颜六色的,这很不“秦始皇”的风格。
质疑4: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以水银为江河湖海”,还有“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连几道门都有记载,怎么偏偏就没有关于兵马俑的任何记载呢?
质疑5:
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都是青铜器,而没有发现铁制兵器。秦始皇时期早就开始使用铁器了,怎么就没有铁器呢?除非是更早的战国时期,也就是芈八子所处的时代,这样会更合理一些。
如果仔细的分析,其实这些质疑根本站不住脚。唯一还有点说服力的是第一条及第四条。
质疑兵马俑发髻是楚人样式的这一条,完全是没有说服力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收六国之兵,士兵中有楚国人,梳着楚国的发髻也是正常的吧。而且,兵马俑早在秦始皇死之前就开始制作了,秦始皇在征服六国的时候,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老秦国人中早就有楚国人编入了。再有《史记》是汉代才编写的,司马迁也是根据前人记述来写的,有错漏也是正常的。而第五条质疑就更好解释了,秦宣太后时期也是有铁制品的,如果说是兵马俑是秦宣太后的,那同样也是不合理的。所以,也就第一条比较有说服力。《史记》中说二人的墓葬只相距两里,这与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接近的。
免责声明:
本文《秦始皇兵马俑的主人不是嬴政?考古专家:真正的主人是这个女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身上那个痣代表感情运不佳(眼尾痣)
在相学中,人体上的痣被视为一种瑕疵,而不同位置的痣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意义。其中,眼尾痣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部位,据说代表着人的婚姻感情运势。一、眼尾痣眼睛的尾部被称为夫妻宫”,它象征着...
阅读: 2167
薄情的人有什么面相特征(断眉)
断眉、三角眼、双颧高凸露骨等。在中国传统相学中,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感情状况。这些面相特征被认为是薄情的人。断眉如果一个人的眉毛中间出现中断,这可能意味着他内心孤冷,行事绝情。这类人...
阅读: 2825
女强人面相特点是什么(额头凸显)
在相学中,人的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出其个性、命运和性格特点。女强人面相的特点包括额头凸显、驼峰高鼻、颧骨高耸、腮骨横张和下巴俏撅。这些特征不仅仅反映了她们的外在形象,更体现了她们的个性、性格和命运特点。...
阅读: 329
五种靠不住的男人面相特征有哪些(天庭低窄凹陷)
天庭低窄凹陷、牙齿过于前凸、没有腮骨、三白眼、颧骨高凸横长。在中国古代相学中,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运势。而男人的面相特征中,这些面相暗示着他们的个性和命运可能有一定的缺陷。天庭低窄凹...
阅读: 809
银行或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潮” 我们该注意什么
根据目前的报道以及相应的统计,发现存款利率下调正在进行中,在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之后会发现,在4月初山西河南等多地区中小银行都宣布了下调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从10个基本点至40个基本点不等。这一消息也引...
阅读: 2863
警方回应“村书记被村民捅死 涉及到什么法律责任
在北京时间的4月5日时,在网络中有网友爆料,湖南省邵阳市的一村书记被当地的村民捅死,这件事情听起来还是比较恶劣的,并引发了外界的关注。据说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4月1日,当地的村民也表示确实出现了村民捅村...
阅读: 635
女孩遭狗2次扑咬主人冷笑嘲讽 主人会涉及到相应的责任吗
在4月4日的时候,云南西双版纳所流露出来的一段监控视频引发了轩然大波,在视频当中有一位女子悠闲的牵着自己的狗,但这个温顺的小狗却突然扑向了旁边一个无辜的小女孩,并狠狠的咬了一口,而这位狗主人却在旁边,...
阅读: 889
天水麻辣烫大叔辟谣网售调料包 天水麻辣烫为什么火了
就在4月5日的时候,甘肃天水的麻辣烫大叔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相应的视频,在视频当中明确的说明了自家的麻辣烫并没有向外提供任何的配方以及调料包,网络当中所售卖的这些调料包都和本店没有任何的关联,大家在购买...
阅读: 2224
国际空间站电池掉下来砸穿房屋 为什么国际空间站电池会掉落
根据目前所得到的消息,在4月5日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国际空间站电池坠落损坏房屋的话题,这个话题引发了众多人的关注。根据相关的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居民透露,在3月8日的时候有一个金属圆柱体突然穿透了他...
阅读: 1945
属牛人出生在什么时辰好(子时)
属牛人的命运受到出生时辰的影响,根据中国传统占星术,有三个特定时辰的属牛人会享有一生衣食无忧、福禄双全的好运。这三个时辰分别是子时(23:00-01:00)、午时(11:00-13:00)和酉时(17...
阅读: 848
热门文章
1.世界上十大最危险的鸟类,鹤鸵最凶猛,第三是大长腿
- 1
- 世界上十大最危险的鸟类,鹤鸵最凶猛,第三是大长腿
- 2023-07-06
- 1
2.速度最快的十大海洋生物,最快时速130公里,巨头鲸上榜
- 2
- 速度最快的十大海洋生物,最快时速130公里,巨头鲸上榜
- 2023-07-06
- 2
3.十大聪明鸟类,第一最为聪明,空中霸主排第八
- 3
- 十大聪明鸟类,第一最为聪明,空中霸主排第八
- 2023-07-06
- 3
4.十大最漂亮的鸟,火烈鸟上榜,第八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品种
- 4
- 十大最漂亮的鸟,火烈鸟上榜,第八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品种
- 2023-07-06
- 4
5.十大聪明动物排名,大猩猩排第一,第四可以说话
- 5
- 十大聪明动物排名,大猩猩排第一,第四可以说话
- 2023-07-06
- 5
6.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老鼠,龙猫原型排第二,第九可以飞
- 6
- 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老鼠,龙猫原型排第二,第九可以飞
- 2023-07-06
- 6
7.十大著名恐龙,第二最凶猛,第三最聪明
- 7
- 十大著名恐龙,第二最凶猛,第三最聪明
- 2023-07-06
- 7
8.海洋十大危险动物排名,沙岩海葵上榜,第一毒性最强
- 8
- 海洋十大危险动物排名,沙岩海葵上榜,第一毒性最强
- 2023-07-06
- 8
9.十大最强恐龙排名,第一比霸王龙更厉害,西雅茨龙上榜
- 9
- 十大最强恐龙排名,第一比霸王龙更厉害,西雅茨龙上榜
- 2023-07-06
- 9
10.十大最护主的狗,中华田园犬上榜,第九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 10
- 十大最护主的狗,中华田园犬上榜,第九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 2023-07-06
- 10
最近更新
比特币论坛:加密货币交流的核心枢纽
2025-04-18
比特币新闻动态:洞察加密货币世界的风云变幻
2025-04-18
比特币对经济的影响:重塑金融格局的新兴力量
2025-04-18
以太坊: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应用的基石
2025-04-18
欧易(OKX):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深度解析
2025-04-18
比特大陆:比特币矿机与区块链技术的全球领航者
2025-04-18
比特币购买:2025年新手避坑指南(全链路解析)
2025-04-18
比特币爆仓:当财富自由沦为“数字陷阱”
2025-04-18
比特币获取方式:从矿工到创作者的链上财富密码
2025-04-18
如何交易比特币:从入门到精通的链上实战指南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