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今6500年时,中国一项“高科技”发明,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

    距今6500年时,中国一项“高科技”发明,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

    2001年,在浙江宁波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距离河姆渡遗址7公里之处,当地一家热处理厂,为了打井取水时,在地下挖出许多陶器、骨块等文物,随后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发现了一座距今6500余年的上古...

    2025-02-18阅读量:410

  • 中国古人论证“地圆说”:元朝时成功论证,比古希腊更科学

    中国古人论证“地圆说”:元朝时成功论证,比古希腊更科学

    教科书告诉我们,在对地球形状认知上,古希腊走到了前面,毕达哥拉斯认为圆形最为完美,于是就认为地球是圆的,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三个科学办法论证地圆说,而中国却一直认为天圆地方”,直到明末才从西方...

    2025-02-18阅读量:2487

  • 史书上的“后羿代夏”,是不是真实历史?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史书上的“后羿代夏”,是不是真实历史?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根据《左传》记载,夏朝第一位君主夏启,在临死之前传位太康,但太康荒淫无道,于是东夷有穷国首领后羿发动政变,篡夺了夏朝,史称后羿代夏”或太康失国”。后羿掌握大权之后,与太康一样荒...

    2025-02-18阅读量:2934

  • 意大利出土2000年前青铜雕像:奇特现象再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意大利出土2000年前青铜雕像:奇特现象再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本月,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一处古罗马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批24具青铜雕像与大约5000枚金银铜币,保存完好,年代可追溯到2000年前。据介绍,其中的青铜雕像细节复杂且丰富,描绘了不同的形象,部分...

    2025-02-18阅读量:1178

  • 大禹治水之后,所做的三件大事,如今考古都得到印证

    大禹治水之后,所做的三件大事,如今考古都得到印证

    大禹治水之后,做了三件大事,即禹征三苗、建都阳城、涂山之会(又称禹会诸侯),其中涂山之会是大禹召开诸侯大会,最终确立了统治地位。但我们都知道,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进入,中外很多学者质疑中国历史,认为...

    2025-02-18阅读量:1120

  • 大禹治水的工具  考古表明并非“叉子”:教科书都搞错了

    大禹治水的工具 考古表明并非“叉子”:教科书都搞错了

    可能使用了与现代铲子相似的耜”。古代中国的治水工程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禹治水。大禹成功治水的背后,除了智慧和勤奋,还有一项重要因素,那就是合适的工具。虽然历史上常见的大禹形象中...

    2025-02-18阅读量:846

  • 中国一个上古部族  持续对抗了夏商周三代  还曾统一过中国

    中国一个上古部族 持续对抗了夏商周三代 还曾统一过中国

    中国的历史上,夏商周三朝被视为儒家传统中的三代”,统治时间长达1800年。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三个朝代都曾面临一个共同的对手,甚至一度夺走了他们的统治权。古代文献记载,这个对手最早出现在...

    2025-02-18阅读量:218

  • 考古证实:甲骨文前有初熟文字  持续长达1300年  才演化出甲骨文

    考古证实:甲骨文前有初熟文字 持续长达1300年 才演化出甲骨文

    中国的甲骨文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其字形结构与现代汉字相差不大。根据文字的演化规律,文字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经历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因此,在甲骨文之前,应该存在着一些更早期的文字形式,如...

    2025-02-18阅读量:835

  • 大禹为何姓姒  甲骨文改写认知

    大禹为何姓姒 甲骨文改写认知

    大禹是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夏朝的奠基者之一。史书中明确记载了大禹的姓氏为姒”,并将其作为夏朝的始祖,但究竟为何会有这一姓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少疑问。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形式,]通过甲骨文...

    2025-02-18阅读量:1138

  • 陈胜吴广为何造反  出土秦代竹简揭示  还有第三种可能

    陈胜吴广为何造反 出土秦代竹简揭示 还有第三种可能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因为一场暴雨而耽误了重要的行动时间,根据秦律,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被处死。面对这个绝境,他们决定举起旗帜反抗。封建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陈胜和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律过于严苛。然而,最近的考古...

    2025-02-18阅读量:21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