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盆地是否是“中原”地理人文概念的原始产生地?能成为夏都吗
2025-02-18 16:40:31阅读量:6 字体:大 中 小
“中原”的原始概念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产生与中华文明形成的地理环境载体。因此,对“中原”的研究成为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学者的关注重点,形成了“以文化软实力见长的二里头政体,显然通过社会与文化的整合具有了核心威势,在众多族群的凝聚与模仿中扩大了自身影响,其文明要素的辐射范围远远超出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只有到了此时,地处中原腹地的洛阳—郑州地区才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祥地,中原中心最终形成”的中国考古学学术认知体系。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考古学者为此产生多种以“中原”为主题的学术观点或理论:“关于中国文明形成过程,在近百年的探索中有过多种认知模式。仅20世纪后半叶以来,就有“中原中心说”(如夏鼐、安志敏等,盛行于1950~1970年代)、“满天星斗说”(苏秉琦,1970年代以来)、“中国相互作用圈说”(张光直,1980年代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严文明,1980年代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赵辉,2000年以来)、“新中原中心说”(张学海,2002年)等等”(许宏)。这些以“中原”为中心的考古学术观点理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著名考古学家许宏曾经总结说“何谓华夏?舍中原而言华夏,岂不扯乎?”,并依据洛阳盆地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形成了“最早的中国”的观点理论。由此可见,关于中原的概念与历史影响力,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的标志性历史、地理、人文地位。
但是,原始意义上的“中原”,真的产生于洛阳盆地吗?原始意义的“中原”概念,真的是对洛阳盆地地理环境的描述吗?洛阳盆地有延续不断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人群吗?答案是否定的!洛阳盆地的“中原”历史认知,最早来自于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平定淮夷、商奄、徐国、薄姑等四国叛乱后,“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为了建侯卫洛邑,“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尚书•毕命》)的建城历史。周公将东方殷商王朝“大邑商”参与叛乱的殷商“顽民”,西迁营建“洛邑”,最早带去了“中原人”认知。
首先,虽然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考古持续开展了六十多年,确立了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但是关于二里头文化的来源,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考古学文化依据。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任何国家地区的人类文明产生,都需要长期稳定的自然气候环境下人群长期稳定发展积累,最终产生人类文明的独特形式。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成熟,同样离不开独立地理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下,造就的人群稳定生活,积累下的中华文化,最终形成独特的中华文明。洛邑盆地的百年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了洛阳盆地并无中华先民稳定生活,历经数千年人群持续稳定生活遗址。所有洛阳盆地的考古学文化都是间断的、断裂的,以致让中国的考古学家为寻找洛阳盆地二里头文化的源头而头疼不已,才诞生了多种围绕“中原”二里头考古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圈融合学说。
考古学界虽然认为二里头文化整体上为夏文化,但关于夏文化的首,还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有二里头一期说、新砦期或新砦文化说、王湾三期文化晚期说和后岗二期文化说等4种不同认识。这也彰显了二里头文化定为夏文化的自身欠缺,难以自圆其说,即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不足300年,与夏代471年有不小的差距。即使邹衡力主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但邹衡在《试论夏文化》最后却说:“至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是否为夏文化,倒是可以讨论的。不过,这里牵涉一个过渡问题。根据目前的材料,我们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尽管是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最主要的来源,但两者仍然是两个文化,还不能算是一回事。至少可以说,从前者到后者发生了质变。这个质变也许反映了当时氏族、部落或部族之中的巨大分化,或者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剧烈斗争。”
邹衡在《二里头文化的首和尾》中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并未直接过渡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它们仍然属于不同性质的文化。就是说,尽管两者的年代已接近,后者又直接继承了前者的部分文化因素,但仍然是两种文化。或者说,由前者到后者,在文化性质上已经产生了质变。因此,两者的文化面貌已大不相同,两者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只能说是河南龙山文化之尾,后者是二里头文化的第一期已是二里头文化之首,这是不能随便混淆的。”体现了邹衡认为二里头文化整体为夏文化认识的矛盾性与思维混乱,以及中国考古学界把二里头遗址做为夏文化研究目标的严重学术错误。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决定了洛阳盆地整个地区都不可能是原始“中原”概念的产生地。虽然“中原中心论”主导着当今的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的方向与重点,但是洛阳盆地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洛阳地区就不是诞生中华文明的原始“中原”。
“中原”概念最早出现于《诗经》的《小宛》与《吉日》,“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原”作为地理地貌概念,其意特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平旷之地,辽阔,如平原、原野。出现在《诗经》的“中原”含义无不体现“原”字的本义,展现了辽阔的平原风貌。“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描述了只有“中原”才盛产各种豆类作物的农业状况,而且是庶邦庶民的主要农作物。古之“有菽”为今天的豆类作物,主要有黄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菜豆、豇豆、刀豆、扁豆等,主产于黄淮平原。作为豆类的原生品种,原生于淮河湿润温暖地区。对此,植物考古、农业考古将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记录了西周的王公贵族及其随从所看到的“中原”动植物种类的丰富与数量上的充足,成为西周王公贵族巡猎、寻欢、宴请的天堂:遥望原野漫无边,地方广大物富有。奔跑慢走野兽多,成群结队四处游。都要赶到天子处,乐得天子显身手。展现了西周天子所看到“中原”地区的繁荣景象。也只有在这样物产丰富的原始“中原”地区,才能稳定地养育着中华先民,使民众能够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并最终产生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诞生伟大的中华文明。
反观洛阳地区,是怎样的地理地貌呢?洛阳地区,是由崤山及其支脉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余脉万安山等围成的一个盆地。洛阳盆地包括洛宁凹陷、宜阳凹陷、洛阳凹陷3个次级构造单元,介于崤山、邙岭、熊耳山、嵩山之间,东宽西窄,长约150公里,宽16公里至30公里,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盆地内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其中,洛阳凹陷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洛阳盆地腹心是由伊河、洛河下游冲积而形成的洛阳平原,主要涵盖今洛阳市区与偃师市伊洛川地。这样的一个典型的盆地地理地貌特征,如何能冠以“中原”的名号?如何展现“中原”广阔无垠的原野风貌?承载各种动植物资源的丰富与富足?养育众多的野兽以供王公贵族巡猎?
显而易见,从地理学的专业方面来看,洛阳地区的地理地貌特征,只能冠之以“洛阳盆地”,而非考古学界的“中原”。中国考古学界标榜的“中原中心论”,不过是扭曲历史下的一种错误历史认知,脱离了客观事实,违反了地理学理,是一种扭曲人文历史下的产物。其历史来源于周公行政时期“毖殷顽民,迁于洛邑”的“中原”地区殷商顽民西迁洛邑的“中原”移民历史。并在东周初年西周都城宗周的王公贵族与东都成周居民,全体移民到洛邑后,洛邑的“中原”名号得以强化的结果。原始的西周王朝东都成周“中原”人,在移民洛邑后,自称为“中原人”。而产生原始“中原”概念的东都成周地区,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淡出中国历史文献记载记忆之中。
总而言之,不论从洛阳地区的考古学发现来看,还是洛阳盆地的地理地貌特征,以及历史上洛邑的建城史来看,以洛阳盆地为地理标志的洛阳,都无法承载“中原”的地理概念、“中原”的历史概念、“中原”的人文概念,更无法承载华夏民族文化文明发源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的洛阳“中原中心论”,可以休矣!
免责声明:
本文《洛阳盆地是否是“中原”地理人文概念的原始产生地?能成为夏都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694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499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321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696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194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近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养鸡、炒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在劳动时孩子们都很开心,有媒体人称这是辛者库幼儿园”,幼儿园来事反驳媒体人不要乱玩梗。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劳动的初衷是培养动手能力,让他们都...
阅读: 733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购买商品房用来放骨灰盒的现象,律师称,如果这样的情况影响周围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已构成违法。商品房购买是用来居住的,如果进行经营使用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如果骨灰房导致其他业...
阅读: 2556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4月4日,因救人失联17小时的众埠镇副镇长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被发现时右手高举。工作人员称副镇长一直以来都认真负责,工作亲力亲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现场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复杂,始终坚信的奇迹并没有发...
阅读: 2313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节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海南一处乡村的村民在扫墓之后直接在墓地旁边聚餐,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活动。据了解,扫墓后聚餐是当地古老的习俗,全村所有人都会准备祭品,祭扫祖先陵墓之后,不会立即离开全村...
阅读: 2045
男子举报缺斤少两遭商家殴打 如何举报缺斤少两
4月2日,江苏一男子在购买龙虾时发现商家缺斤少两,举报后遭到商家掐脖殴打,男子报警之后仍未得到商家的道歉和赔偿,案件还在处理中。这名男子表示其实缺斤少两这种行为并不算特别恶劣,但是商家在被揭露真面目后...
阅读: 2013
热门文章
1.十大花语悲伤的花,第一开在黄泉路上,荼蘼花上榜
- 1
- 十大花语悲伤的花,第一开在黄泉路上,荼蘼花上榜
- 2023-07-06
- 1
2.十大灌木月季,朱丽叶最为经典,第十是颜值天花板
- 2
- 十大灌木月季,朱丽叶最为经典,第十是颜值天花板
- 2023-07-06
- 2
3.十大名贵盆景,第一最具观赏价值,活化石排第五
- 3
- 十大名贵盆景,第一最具观赏价值,活化石排第五
- 2023-07-06
- 3
4.春剑十大名品,西蜀道光排第一,第三最具观赏价值
- 4
- 春剑十大名品,西蜀道光排第一,第三最具观赏价值
- 2023-07-06
- 4
5.十大最难养多肉,婴儿手指易成光棍,第三易在休眠中死去
- 5
- 十大最难养多肉,婴儿手指易成光棍,第三易在休眠中死去
- 2023-07-06
- 5
6.十大最贵多肉,最贵高达十几万,第八像扇子
- 6
- 十大最贵多肉,最贵高达十几万,第八像扇子
- 2023-07-06
- 6
7.十大勤花月季藤本,第七最高贵 ,夏洛特夫人上榜
- 7
- 十大勤花月季藤本,第七最高贵 ,夏洛特夫人上榜
- 2023-07-06
- 7
8.十大漂亮多肉的排行,桃蛋仅排第六,第四类似熊爪子
- 8
- 十大漂亮多肉的排行,桃蛋仅排第六,第四类似熊爪子
- 2023-07-06
- 8
9.十大好看的花,月下美人排第一,天堂鸟上榜
- 9
- 十大好看的花,月下美人排第一,天堂鸟上榜
- 2023-07-06
- 9
10.中国十大名树苗,植物界大熊猫排第四,植物活化石上榜
- 10
- 中国十大名树苗,植物界大熊猫排第四,植物活化石上榜
- 2023-07-06
- 10
最近更新
欧易(OKX):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深度解析
2025-04-18
比特大陆:比特币矿机与区块链技术的全球领航者
2025-04-18
比特币购买:2025年新手避坑指南(全链路解析)
2025-04-18
比特币爆仓:当财富自由沦为“数字陷阱”
2025-04-18
比特币获取方式:从矿工到创作者的链上财富密码
2025-04-18
如何交易比特币:从入门到精通的链上实战指南
2025-04-18
怎样才能获得比特币?全面指南与风险规避策略
2025-04-18
比特币是怎么发行的?从创世区块到减半机制的深度解析
2025-04-18
如何赚取比特币?从入门到精通的完整策略指南
2025-04-18
比特币的安全性:技术、经济与生态的多维解析
2025-04-18